原文發表於2022年3月
以前在湛若水老師門下學過氣功,本身已經以基礎。
傷科班的第一堂課,教了意念觸碰。隔空觸摸東西,去感受質地。坦白說,我是不太相信這個,但我還真的摸到了。
我學氣功,有氣感,但從來沒想過,可以這樣隔空摸東西的質地。當天我真的有嚇到自己,不太相信。認為是視覺告訴我有東西在那邊,我的大腦反應觸覺在手上。後來,索性閉上眼睛,原地轉個幾圈再摸.......我頭都轉暈了,亂摸,還是能摸到老師放的標的物大概在哪邊。眼睛睜開,就在我手摸的方向,很扯。
到這個時候,就不得不相信這個了。
傷科手法大部分的時候,是用手的觸感在摸。物理治療施作徒手治療時,很講究手感。我一開始上課也是用手和觸覺,後來發現不太夠用。有可能會因為今天比較疲累,連續上課操作練習,手一累,手感會變差。加上一開始,我不得要領,出力傷到自己......我手感不太可靠。
於是,我開始嘗試先用氣感去掃對方。意念感覺到不順的地方,再用手下去摸,大部分都會摸中肌肉緊繃糾結處。或是明明我已經鬆了該處好一陣子,效果還是不好。我用氣去掃,有時候可以掃到我沒摸出來,但卻卡住的地方。
我漸漸會氣感手感一起使用。
我們這一梯,有個女同學,意念接收能力很強。
舉例來說,老師找同學當model示範鬆解手法。我很認真看老師的手法,被拆解的地方,我身上也會起反應,覺得自己被鬆。
但看同學互相操作時,該女同學很敏感,別人拆錯,他會覺得自己也被拆痛。據女同學說,他常常被別人的意念傷到,其實很辛苦,他是屬於雷達關不掉的人。
我還能自己控制要不要用氣去感受,實在萬幸。
上課到中期,我遇到modle出場,老師要我們檢查。我一定會認真呼吸一下,氣感出來,再用氣去掃。觸碰之前,大概可以知道問題在哪邊,再輔以手感確認。有幾個前幾期學長姐會來問我,是在哪邊執業.......我都說,我才剛學而已,根本不是這一行的。因為整梯只有我一個人會先用氣去掃,再用手碰。其實有幾個同學,是有氣感可以掃的,但大家還是比較依賴觸覺和手感。
一直到最後一堂課,老師才導引意念,練習呼吸和氣。那堂課之後,大家才開始比較討論氣的問題。我不認為我比較懂,只是我比大家早開始用而已。而事實上,我們這個系統,完全不會氣功,只用手法操作,靠觸覺手感,也是可以處理。不過有氣感,可以用氣去掃患者,像是多了一項工具,某些時候很好用。
老師有交代,千萬不要送自己的氣給對方。兩個不同的氣相遇,大部分都是互衝。
我們教的是順對方的氣,整理對方的氣。
印象很深刻湛老師氣功班,一堆人在教室練呼吸,那個教室中有種難以言喻的氣味。不確定其他人有無聞到?那必須是很深度呼吸,才有的味道。大概要練到20分鐘後,那個味道會充滿整個教室。而這時我的氣感會很明顯。
那次傷科班上課的下午,FIFI老師導引意念和練氣。在老師的引導下,很快的氣感就出來了,比我平常聚氣的速度要快上很多,而且很強。有人帶真的很快,事半功倍。我覺得應該是整個教室的集體意識幫助,雖然大部分的同學還抓不太到氣感。但我總覺得這是要領的問題,練習就好了。
回家自己練習,用傷科老師的導引方式練,效果極度的好。老師有說,氣是老天爺讓我們用的,要用氣來利他。用氣來利己,會傷害自己,甚至失去。要切記。
那天下課後,和同學聚餐。有個同學是中醫師,我看他沒事都在打坐,還吃素,以為他有什麼宗教信仰。結果,他很仰慕真吾創辦人徐福淳醫師,想和徐醫師一樣,已經開始修行了....QQ
我覺得自己真的超不長進的,超哭,同學真的好認真。
當天我還問了FIFI老師很多意念的問題。
好好祝福對方,對方就會感受到我的善意。而順對方的氣,引導對方的氣......也可以收驚。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學個傷科,練到氣功,還可以獲得收驚技能。很有趣。
後來回家和太太聊這些,想到漫畫獵人中講述不同系統的念能力,這個和氣功是一樣的。念能力基本功,纏,絕,練,發。根本就氣功。這個漫畫沒有在亂唬爛。
我相信獵人作者富堅毅博想出來的念能力系統,應該是有參考某些氣功和意念的功法。
我也私下和朋友聊過氣跟意念。
他問我說呼吸,跟打坐靜坐冥想,有通嗎?
我的理解是這樣。意念,氣,呼吸,三者可以分開看,各自成立,也可以同時成立。打坐,冥想,練氣,三者也以同時練,也可以只練單項。以前湛老師是說,很多人修行,打坐念經,沒有練習過氣功法,那就單純是打坐而已。其實是通的,但重點是打坐者本人是否會用氣功法or意念放鬆.......這些方式,來讓自己有氣感or冥想。
我朋友笑我說,會不會學一學,會感應到其他無形的東西?
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感應能力,但我不會,也沒有特別想學。我傷科同梯的女同學,很容易感應到有的沒的,他說他很宅,不太出門,怕去遇到......
朋友說,能量醫學,其實和意念和氣功有通。按照能量醫學的說法,有些人天生有個能量場or氣場有破洞,容易被外界能量(無形眾生)影響。
總之,這一塊遠遠超過我的理解,只能當茶餘飯後的閒談看待,我也沒有能力說明。
另外也有人問我,胸腔和腹腔呼吸哪個比較好?
我個人是覺得都重要,吸氣從胸腔一路把氣吸到腹腔去,體腔整個飽滿最好。但是現代人,用眼過度,電腦手機都用的多。很容易聳肩,呼吸變淺,吸氣只有進胸腔,呼吸無法利用腹腔,很可惜。很多人強調腹腔呼吸,其實是因為胸腔呼吸很容易做,大家都忘記腹腔呼吸,才要特別強調學習。
我常常看小孩子,感覺小孩子體腔飽滿,呼吸順暢的樣子,胸腔腹腔呼吸都很重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