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

第7梯跟課筆記3

原文發表於2022年9月

1.出手的力量。
我自己都會建議初學者,還是儘量出力。萬一出太多力,練習同伴會叫,會提醒。初學者都很小心,根本沒有出力,沒出力就感受不到身體彈性。

皮,肉,骨。

出力不足,只有推到皮,深層的推不到。所以我都建議學弟妹,練習時,寧可出手稍微重一點。推太輕,很難感受到肉和骨頭。本門很重視自己的手"貼合"對方身體,當手獲得最大接觸面積時,其實出手重一點,壓力其實不會太大,容錯率是高的。

我在和初學的學弟妹講這個,但後來有學姊不太同意。他認為還是輕一點安全。

我的前提是,1.手的貼合面積大,2.練習的時候要試著多出力。
真的做患者,最重要的是自信,出力沒有自信,真的不行。練習的時候不出力試自己的力量,哪要什麼時候練?
而且施作壯漢和女性小孩,出手的力量不一樣。我有個練習同學是超過180cm,100kg的壯漢。推這個大樹哥,要用全身力量去推才有辦法推動。會練到全身出力的協調性。

不過學姊的技術手法是真的好,動作很漂亮。學姐說話,還是要聽。

2.碰到傷,出力的方式。
推到肌肉卡點,用力是一個方式。但最近看這麼多學長姊在練習,遇到卡點,維持一樣的力道,但是把動作做得很慢。手推進去的重心轉移做慢一點,這樣力量會比較深。
遇到舊傷肌肉,推大力肌肉會僵硬,換個方式,維持(減輕)力道,動作做慢推深,也很有效果。

3.這次有多三個手法。
正面拆腳板和腳趾,其實和拆手是一樣的原理,很好用。
躺姿曲腿拆膝蓋,以前是教左右帶轉,這次是教,往前轉,和拆頭皮一樣。
拆髕骨,和拆風池類似。

4.下午練習時,學長幫我拆了左邊屁股,卡很緊。
上星期拆過一次,感覺很多糾結都被拆出來,這星期繼續拆。動用了3個學長,拆了快1小時,拆到下課,超哭。很難拆。
回家繼續處理,總算是好很多。

總結我的左臀問題。

摔傷,薦椎和髖關節摔過多次,已經卡的很複雜。這次我的臀中小肌拆不開,其實是上方腰椎的豎脊肌群太緊,把臀中小肌卡住了。回家鬆開豎脊肌群,臀中小肌就可以被放開。
臀大肌有幾個卡點,放不開。追到最後,是我尾椎旁,左邊坐骨的問題。除了自己摔,騎自行車坐骨也會有影響。鬆開尾椎和坐骨,臀大肌的卡點就好處理了。

這次上課有趣的地方,是和同梯的小千聊天。我剛認識他時,正是他最虛弱的時候。據說他那時,1年內,子宮肌瘤長了10cm。醫生開賀爾蒙給他吃,他身體也不適應。生理影響心理,他說都快憂鬱症。
當時我上課練習拆他的手,覺得他的手掌好像枯木一樣。

這半年來,他去開刀拿子宮肌瘤,休息了3個月,整個人的氣色好很多,很開朗。看到他這樣,我們都很高興。
小千的手法不太熟練,但他天生氣感很強。他可以很輕易的用氣去掃對方的身體,我被掃過,會感覺他在順我的卡點。力量很柔和,這個方法,很多人這輩子都學不會。
小千幫我拆臀部時,他說我的肌肉辛苦,我回他說,我是騎自行車受傷的。

小千說,你騎自行車開心嗎?我感覺到你的肌肉有悲傷的情緒。

說到這裡,我回想了自己最一開始騎自行車的狀況。
有個研究,是調查自行車職業選手的家庭關係,結果是自行車選手有很高的比例,和家庭相處得不好。我和朋友聊過這個研究,得到的結論是,自行車是小朋友最容易取得,可以遠離家庭的交通工具。

我確定小千對自行車運動沒有研究,他不會知道這種事。

想想,我就是爸爸在家,我們會吵架,就跑出門騎自行車。失戀,就去騎自行車殺時間。感覺真的很悲傷,想不到這樣的情緒還可以被小千挖出來。我覺得很誇張。
小千說,他因為很容易感受到這些,所以個性很小心,顧慮很多。

希望他身體健康,心情開朗。看他氣色變好,我也很開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