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

坐骨意識

原文發表於2023年8月

坐在坐骨上在坐骨上
偶然看到這篇文章,剛好和我所學看法是一致的。

現代人久坐,尾椎和薦椎的角度都不太好。很大的原因,是大家都缺乏坐骨意識

坐姿,要能感覺到自己的坐骨。
用坐骨支撐,骨盆比較不會向後倒,腹腔空間充足,呼吸也會比較順暢。
若是用坐骨支撐不住了,試著深呼吸,看看呼吸能否順利撐開胸腔和腹腔。倘若真的維持不了,那表示自己應該站起來走一走,換個姿勢休息一下。

實務傷科推拿時,尾椎旁邊蠻容易摸到卡點。大部分都是,尾椎在坐姿時幫忙支撐累積下來的。這種狀況會有單邊支撐的問題,某一側的髖關節也容易有狀況。會變成骨盆整體的慣性。

有些人會提醒,要大家把家裡的沙發撤掉,可以保持身體健康,也是類似的觀念。坐沙發時,坐骨很難負責支撐,最後都是骨盆後倒。變成尾椎在支撐了。

我從事最久的運動是自行車,騎自行車最重要的就是坐骨意識。所有的設定,都要骨盆穩定開始,而騎士本身的坐骨意識很重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