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

產後調理

原文發表於2023年8月

上星期接了朋友太太的委託,產後調理。懷孕期間母親的生理變化很大,為了生產,身體的關節會變比較鬆,讓嬰兒好出生。主要腰部很不舒服。

他們帶著4個月大的小朋友,別人的小孩總是比較可愛。但我沒有很懷念帶嬰兒的時光就是了.....

這個孩子比較黏母親,和我家老二一樣,但更黏。我在調理期間,孩子通常離開母親20分鐘,就會哭,只能趕快讓媽媽抱一陣子。
媽媽抱孩子,姿勢固定,隨著孩子長大,負擔更重。加上嬰兒的作息很難預料,媽媽只能隨著孩子,休息比較不固定,片段且破碎。

先推完背部,讓她抱孩子緩和一下。在坐姿狀態下,整理肩頸。肩頸胸椎好,會比較容易入睡。一如預料,媽媽腰痛的原因,是髖關節整個卡住了。懷孕的時候,孩子在肚子裡,把整個骨盆卡住,髖關節往外張開。生產後,髖關節的狀況還是不太好。

我花了很多時間處理臀部與股二頭肌的交界。

把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分開,讓肌肉彼此不干涉。帶孩子坐著的時間長,這邊肌肉狀況較緊繃。分開,推鬆,臀部的張力也緩解,再把臀部推開推鬆。
這時候明顯腰部的緊繃感就降低很多了,也把小腿腳踝都鬆開。

不過這次還是有些敗筆,就是個案在哺乳期,哺乳內衣的脅邊包覆性很好。肩胛骨下方包住了,我沒有完全推開。過了2天,我問朋友狀況,他說左肩有個地方卡卡的。

輸給內衣好多次了......

由於朋友的太太是剖腹產,按照我的經驗,要花時間整理腹部,尤其是剖腹的傷疤周邊。這次沒有辦法處理到這邊,下次一定要處理。
之前就常埋首在自己想解的地方,所以這次有特別問清楚,個案希望先處理哪邊。下次再把這些漏網之魚處理好。

旁邊哄孩子,邊做個案.....讓我想到自己以前帶家人去物理治療所,也是這樣帶2個孩子,我和我太太輪流做徒手治療。想不到過了這些年,變成我朋友帶孩子,而我幫朋友做傷科推拿。以前沒想過有這一天。

帶孩子真的很多細節,不足為外人道。我和太太也經歷過,到現在,我偶而還是會解到我太太生產遺留下來的狀況。

希望這樣的經驗,可以趕快幫助到其他母親,讓大家都能趕快恢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