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

好友個案紀錄

原文發表於2023年9月

老朋友5號來訪,他說5~6天前起床,覺得腰拉到,之後動作都要很小心。工作告一段落,星期六晚上來找我處理。

初步檢傷,我故意沒問哪邊不舒服,先用氣去掃,感知到左側有狀況。後來一問,還真的是左邊。整個身體左邊的狀況都不太好。
肉眼可見,左邊肩膀脖子,明顯比右側高,左背也比較浮。

當下判斷,左腰不適,並非單純的閃到,而是整個左側都緊繃卡住了,最後才是左腰爆掉。
頭頂天靈蓋的氣很圓,請了保生大帝來散一下緊繃的左側。意念感知上,沒有遇到特別頑強的狀況。

接著開始推......

朋友最近擔任比賽的評審,可能太忙,左側不太好弄。趴姿壓背,壓不太動,壓下去的肌肉沒什麼彈性,只能從肌肉側邊的交界,慢慢從側邊推起。一開始還沒辦法用手掌,手掌推不進去肌肉的交界縫隙,只能用手指輕輕推。推到一個程度,才能用手掌下去。

背部真的有什麼明顯緊繃嗎?
其實也沒有,但就推不太開,大致上把卡住限制肌肉活動的點找出來,把肌肉狀況均勻化。

左腰附近,腹內斜肌,腹外斜肌,下斜方肌,豎脊肌,骨盆上方.....都是肌肉交界處卡住了。

左臀部,臀中臀小肌,沒什麼彈性.....重要的是,覺得這邊的肌肉很弱,這個會影響臀大肌控制。左腳踝,左小腿,也是卡卡的,弄不太鬆。

對照右側,左邊下肢的狀況真的不太好。
我忽然想起朋友對我說過,他騎自行車,慣用側(右)的力量,比左側好太多。(這邊埋個伏筆,等等會講)

正躺的狀況就好多了,除了左胸大肌有點卡,其他狀況都還好,有推有鬆。左腰的狀況並沒有蔓延到前側腹部,有點緊,不礙事。
倒是左腿大腿真的卡卡的,讓我傷腦筋,抱著大腿轉不開勒.....整條股外側肌都繃,往下到腳踝小腿,都卡住。

開始要加強處理,我決定從左腳踝往上弄,果然找到問題.....

左邊的股外側肌,從上方闊筋膜張肌,往下到膝蓋上緣,整條都卡的。


左膝蓋外側上緣,原來有個疤痕,朋友說是小學二年級被磁磚弄傷的,縫了5針,他也忘記和我講。朋友穿寬鬆蓋住膝蓋的短褲,這個疤又在肌肉縐摺處,顏色也不明顯,真的很容易被忽略。
當下先把疤痕解開,整條股外側肌就鬆了.....這個解開,下肢的狀況馬上明顯改變。這個處理完,左邊下肢問題全部都很好解,左腳踝也鬆掉。
左臀部,只要往尾椎方向推,全部被卡住。朋友說左尾椎有個摔傷,瘀青一大片,這種很明顯的也好解。左尾椎卡點處理掉,左邊臀部肌肉活動空間都開了。

臀部完,往上解骨盆。左腰附近,腹內斜肌,腹外斜肌,下斜方肌,豎脊肌.....一路順的往上解。
到這邊為止,因為有找到膝蓋上緣的疤痕,這些相關的處理起來都順利。

左肩左背又是另一個狀況。

左背心臟背後有個地方卡住,按照老師的說法,這邊會直接影響心臟筋膜,會讓人的情緒比較緊繃。我工作上也是高壓緊繃,自從我理解到這件事情,我一緊張,體會到左背一緊,我就會要求自己深呼吸,調整一下狀況。

左肩和脖子交界的肌肉很細,就慢慢解。
提肩胛肌和上斜方肌,兩條互卡,我是從脖子往肩膀方向解.....解了好一陣子。從我開始解,已經解了2小時了,還有一點點解不開。當下心情有點浮躁......很哭。

我的左手手指,前幾天搬貨有傷到,皮膚有些脫皮,這個非常影響我的手感。當我處理小肌肉,很需要手感時,非常困擾,只能摸個大概,無法像之前,很準確地找到我要處理的點.....這也讓我精神上受到很大消耗。

接下來又花了些時間,處理斜角肌和上斜方肌的交界。

最後鬆肩胛骨與鎖骨的交界,附近肌肉都開了.....讓我鬆了一口氣。
如果這條肌肉沒解開,晚上我可能會一直想這一條,會睡不著......還好處理掉了。

朋友的狀況和我有點像,就是右手有個舊傷,我們都會依賴自己的左手和左側.....導致左側負擔比較大,也很辛苦。

昨天幾乎把左側全部都處理過了,接下來就多觀察。

天分太好的盲點

原文發表於2023年9月

如果老師天分太好,很可能好到不知人間疾苦,那就會變成教學的詛咒。
就像我太太,當年大學在第一志願,一大堆教授很妖怪,無法理解為什麼台下的學生都聽不懂。

對天分好的人來說,一切都會很簡單。

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和介紹,有兩個朋友跑去學。覺得自己把他們推坑,要負一點責任,會儘量解答他們的問題。他們在上課和回家操作時,遇到困難都會問我。
然後不知道怎麼傳出去了,明明這一期我就沒去跟課,有個學員就從fb找上來,問了我很多手法問題。

其實他的問題都問得很好,當初我也有一樣的疑問。沒經驗,一定會有這些疑問。但我很不願意說,多做有經驗,就會了。沒有方向的人會很迷惘,會浪費很多時間摸索,有的人可能就困住了。
像我是比較幸運,有找出自己的方法,而找不到的人也很多。

FIFI老師常說的,處理個案,肌肉要對上,肌肉要順。對上和順,這個是很模糊,很吃經驗的字詞。每個個案的身體狀況不一樣,所以每個個案的對上,都不一樣。
很吃個人經驗,也看個案狀況。

疲勞or受傷過的肌肉,會緊繃,沾黏。肌肉纖維會像打結的拖把布,或是肉粽繩子,可以明顯摸到肌肉纖維打結的感覺。
,就像把頭髮梳開一樣。我們用手把不順的肌肉推開,讓肌肉回復彈性,肌肉纖維順暢。

對上
有的肌肉纖維比較長,有可能頭尾兩段只有一邊有問題,或是中間一段有問題。這時候鬆開局部,對整條肌肉來說還不夠,要把這部分出問題的整條肌肉,從頭到尾再整理一遍。
這樣可以把該條肌肉整條(塊)的彈性均勻化,回復個案患部的動作品質,這樣才算是ok,才算是對上。

我的體會是這樣,但因為是我自己的心得,不想影響他的學習,就沒打算說太多。我只說,希望他先把型學起來,內容再慢慢調整。想太多,會很辛苦。

另外老師不會特別講站位。我建議他。先把手貼在你要拆的地方,不要動,試著調整身體的角度和站位。這樣比較能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,找到合適的位置再出力推就好。
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,找到自己合適的方法。用腳步和下半身出力,手只是傳導的媒介,光用手推太累。

老師在教的時候,沒有考慮到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差異。以女性的身材來說,FIFI老師的體格非常好。個子近170,他的手掌厚實,手指也很長。
老師能做的,學生不一定能做到。1個月的課程,能夠把手法記起來就很好。 細節可以私下練習的時候琢磨。再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。慢慢來,比較容易進步的。

向我發問的學員是一位個子很嬌小的女性,這種體格先天就吃虧了。他說他在教室都要墊腳做,床的高度很不適合他。
對於床的高度,其實不太講究。我的觀察,因為老師的身材條件好,有辦法找到穩定的發力點。初學,加上身材限制,器材的選用,要更斟酌。
花個3千元就可以買到可調整高度的按摩床,我覺得因為器材讓自己很難練,根本就浪費自己時間。徒增挫折感。

另外他也提到出力的問題,他不清楚要出多少力量?
如何感受力量?
軟傷科的力量不是死壓硬推。目的是鬆動肌肉,每次推or壓,只要推壓到東西就好了。如果感覺推不太動,那就收手,再多推壓幾次,幾次之後就會鬆開。
一般人的習慣,都是遇到硬的緊繃的,推壓更大力。軟傷科不一樣,違反一般人的直覺。
不知道要出多少力?
那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發力,貼好,稍微推動揉一下。感覺對方的肌肉狀況後,再開始輕壓。

我也只能夠大約回答一下對方的問題,畢竟我人沒有跟這期的課,老師很可能也改變教法。但我覺得,真吾這一門很講求的是精神和目標,中間的過程和手法,是可以因人,因個案,有各種不同組合。
但初學者,很容易被老師的手法框住了。真的學完,只是追老師的手法,真的一輩子都做不贏老師。

要有自己的型,自己的想法,想辦法印證,多觀摩別人,理解自己和對方的不同,吸收進步。老師太厲害,而被迷惑,被老師的框架框住,太可惜了。

上次有個個案來找我,他曾經給其他同門處理過,有提到我處理方式和同門的不同。

一般來說,我們都是教,先處理頭頂,再往下做。當天的狀況,我知道他頭頂右側氣沒透出來,只有天靈蓋左側有氣,天靈蓋變成一個半圓形。
檢傷時,我就知道他右邊提肩胛肌有狀況,肌肉張力往上擠。

正常應該會先解右邊天靈蓋,但我覺得左邊有通,表示狀況還ok,往頭的氣沒有完全卡死。所以我把右背右肩都處理完,最後解右邊天靈蓋。右邊肩頸往上都通了,再整路對上。

因為個案有給其他同門做過,他很清楚我處理的順序不太相同。

如果天靈蓋很繃,整個氣都沒了。肩頸的張力往上擠,天靈蓋沒解開,肩頸的張力也會很難解。往上宣洩沒有管道。狀況很多種,真的不太一樣。

先解天靈蓋,還有很重要的一點,是如果做意念引導除傷,天靈蓋要先鬆開。但當天我意念引導,個案的天靈蓋是有感知的,這樣也沒有必要先做。我會先從張力最緊繃的地方先處理起。

同門專門做意念除傷的師兄,其實也沒有先解天靈蓋,一樣可以做。
所以老師教的順序,真的那麼不可挑戰嗎?

我不敢說,但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驗證。

對了,我們創辦人,徐醫師......很多都碼沒有特別說,沒有刻意限制。但為什麼老師過一手到我們手上.....限制變多了呢?

我的看法是,因為真正的精要和原理,沒有辦法透過一個月的課程,傳達到每個學員心裡。最後學到的都只是手法形式,而這個太當一回事,就會框住自己。
所以我去追徐醫師的文章,和其他同門討論.....有很多條路,很多方法,想法會更有趣。

1.保護自己,保護個案
2.自己舒服,個案就舒服
3.利他
4.身心都要鬆
5.出力7分,留有餘裕

這一年學下來,大致的想法也是這樣。

另外就是,這一年看了不同個案,覺得自己學到最多的是因果觀。這個不僅是單純的受傷因果關係,還包含了更多生活和情緒上的因果

知道自身因果,就可以往自己人際關係消業障的方向進步。
我們門派有人可以往意念除傷走去,也是同理。

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

吾缽Ubowl的傷科班聚會

本次傷科愛好會聚會的場地,是同門的Davis工作室。上星期才剛開幕,地點是台北市的長安西路,邀請愛好會的大家聚會,體驗頌缽。

吾缽地址
https://maps.app.goo.gl/SNB2Hbj59sWugGHm8

吾缽聯繫方式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ubowl.jhana/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ubowl.jhana/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Ubowl

Davis創立這個空間,除了他自己的頌缽和推拿之外,他很積極和各種不同的身心靈領域做跨界,辦講座和課程。看Davis的行銷和跨界,覺得他很有活力,這種現代的行銷方式,他做得很好。
在推拿按摩方面,Davis本身參與健身比賽,他有相關的證照和比賽經驗。我看他做肌力檢測的判斷也很準確,這種跨界的整合能力,覺得很棒。

這次去,Davis讓我們大家體驗頌缽。


上次傷科愛好會聚會,許益源中醫師彈撫心琴,讓我們靜坐。這次是頌缽,我很期待會有怎樣的體驗。

體驗的過程,Davis會有說引導的祝詞,引導大家靜坐,配合不同的頌缽敲擊。整體來說,頌缽的節奏很緩慢。但很奇妙,明明時間比上次撫心琴要長,但我覺得頌缽節奏慢,時間體感反而過很快。
我很喜歡每次敲擊時,頌缽的震動泛音,穿透過身體的感覺,很舒服。
上次撫心琴彈奏,會維持一定的節奏,一直刷同樣的聲音過來。我太太覺得撫心琴的能量會一波一波的送進身體裡,他覺得能量來的比較強。

上次許益源醫師有說,一般撫心琴也會配合引導的祝詞,不過上次我們體驗,醫師沒有講祝辭.....好處是,大家靜坐可以自由思考。最後每個人分享靜坐的想法都不一樣,會有很多火花。

Davis使用頌缽,用祝辭引導大家,我是有聽,沒有被引導,因為我一直想要抵抗睡意。

撫心琴的節奏比較快,我會一直被琴聲帶走,帶不走的是我身體的緊繃,會浮出來。頌缽節奏慢,剛聽還覺得也太慢了吧??
聽著聽著,很舒服,腦袋就空了。這時候我發現身體上有幾個緊繃點,沒辦法跟著鬆掉,尤其是右胸大肌有個點隱隱的緊.....我就跟那幾條肌肉說,OKOK,我回去好好處理你們,我知道你們很辛苦。
然後,我就一直在半夢半醒間.....等到Davis要我們慢慢張開眼睛時,我才發現剛剛我整個斷片,完全沒有印象發生什麼了。

頌缽體驗到此結束。

我太太體驗完頌缽後,當晚確實很好睡。而我是在過程中,找到了身體很細微的緊繃。我自己是無法長時間靜坐的人,但配合頌缽,我可以靜坐比較久。這個過程中,可以察覺身體比較細微的狀況,我再自己處理掉。

當天有討論一些推拿細節,Davis說,他用頌缽敲擊個15分鐘,再進行推拿效果會很好。
而內湖頤心阿斌師,他在推拿調理後,會看情況使用頌缽來處理某些狀況。

我手上並沒有這種音樂性的工具,但一個人身體有狀況,大部分都是複合性的。能有不同工具做搭配,可能會有奇效。我也在思考,如果個案來,從言談中感覺到情緒的狀況時,可以先用磁鐵發散掉對方緊繃的情緒。

這次傷科愛好會聚會,有新成員加入,大家會分享一下上完課之後的想法.....其實,我們這些人都有共同的想法,就是手法學了之後,我們都很認真地融合自己的個人特質和所學,長出新的東西。
但我們師門中很多人以老師為目標,把自己鎖進去了。

看著這麼多同門,融合各種方法,做出新的組合.....我就會受到激勵,覺得自己還要多學一些,長出新東西。到後來,技術是一回事,每個人的個人特質,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領域。

很感謝吾缽Davis的邀請,祝Davis生意興隆。對頌缽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詢問Davis。